父母在世時集有一箱郵票,離世時未立遺囑講明財產分配,四子女認為郵票價值連城,在進行分配時意見不一,鬧上法庭。此案從起訴到執行完畢歷時近7年,之所以這麼難,最糾結的一點在於,郵票的價值難以估算,四子女進行分配時難以做到絕對平均。
  父母留下郵票子女爭執不下
  李軍(化名)共有兄妹四個,其父是一名集郵愛好者,生前收藏有大量郵票。1998年,四兄妹的母親去世,兩年後,其父又去世,二老沒立遺囑,郵票理應由四子女繼承,但具體如何分配?四子女爭執不下。
  正在大家還沒就分配問題達成共識時,2005年,部分郵票被盜,目前公安機關尚未破案。李軍主張將剩餘的約40套郵票進行分配,但遭到其他三兄妹反對。2007年10月,李軍將三兄妹告上法庭,要求分割剩餘郵票。
  2008年,此案開庭審理。兄妹表示不同意以協商或抓鬮的方式大致分配,故只能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》第十三條第一款:“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,一般應當均等”的規定來裁決。
  2011年12月,法院作出判決,剩餘郵票由四兄妹各繼承四分之一,按份額共有。此後,該案又經歷了上訴,二審維持原判。
  法官斷案請來郵票專家
  案子判決後,執行又遇到難題:郵票並不是車子、房子,涉案郵票品類和數量雜亂,估值難度較大,還要等額分成四份,更是難上加難。雙方本來就因該案積怨多年,矛盾尖銳,在執行環節時,仍然爭執不讓。
  針對郵票難以確切估值及原被告間的對抗情緒,武昌區人民法院負責執行人員想了個法子:邀請郵票專家來幫忙分配。
  今年4月30日,一個貼有封條、上鎖的木箱放入武昌區人民法院數字化法庭,當著所有人的面,四兄妹對郵票進行核定。隨後,在大家的監督之下,郵票協會專家開始分配郵票,本著郵票價值最大化、分配後價值最相當的原則分割成四份,再按份編號由雙方抓鬮確定各自所得,雙方當事人按份額領取郵票並簽名確認。至此,歷時近7年,本案執行結案完畢。
  據武昌區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,這是武昌地區首例文物收藏糾紛案,針對郵票這類難以估值的物品,在執行上遇到難題時,嘗試引進民間力量。
  專家稱郵票價值並不大
  為了這套郵票,親兄妹鬧到如此地步,這些郵票到底值多少錢?
  這些郵票共約40套,包括“香港回歸祖國”、“中國綠茶”等各種系列。記者將郵票名目交給武漢郵票協會的一名資深人士評估,他表示,郵票一般是年代越久遠、當時發行量越少,後來越值錢。這些郵票多是1991年及以後的,全部加起來,目前的市場價值頂多兩萬元。
  在目前的武漢市場上,大概有七八萬人在玩郵票,但郵票市場卻在轉“淡”,主要原因是人們可收藏的東西更加多樣化了,不像前幾年比較單一,除了郵票,還有古董、字畫等。
  參與此案鑒定的專家感嘆:“郵票的主要價值在於紀念、鑒賞,父輩流傳下來可能是為了給子孫留個念想,如果為這個傷了親人和氣,就太划不來了。”
  記者翟蘭蘭 通訊員李嘉  (原標題:四兄妹爭了14年的郵票只值2萬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g32igyca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